來源:貴州裝備制造職業(yè)學院中職部 更新日期:2024-03-29 10:17
“開學第一課”現場
春風送暖,萬物蓬發(fā)。新學期開學之際,為深入貫徹落實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》,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,傳承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。3月5日下午,學院組織師生代表在德潤樓101報告廳隆重舉行了以“胸懷愛國志 奮進新征程”為主題的2024年春季新學期“開學第一課”?;顒釉卩诹恋膰杪曋行煨煺归_。
黨委書記熊星授課
黨委副書記、院長金焱授課
馬克思主義教學部負責人陸勤慈授課
第一位授課的是馬克思主義教學部負責人陸勤慈老師,她用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》的正式實施為開篇,深入闡釋了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。通過中國近代著名愛國教育家張伯苓提出的“愛國三問”,引發(fā)師生們對今天該如何愛國的思考。愛國是實際行動中的一次禮讓、一個微笑、一份努力、一片赤誠,要“知其所來、識其所在、明其將往、躬身踐行”,要從愛國主義精神中汲取磅礴偉力。
全國技術能手周靖老師授課
第二位授課的是全國技術能手周靖老師,他用2023年我國在科技等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,表明“成績不會從天而降,而是由辛勤汗水滋養(yǎng)而成”,鼓勵青春正當時的同學們“堅定信仰跟黨走、火熱青春獻祖國”,努力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結合,不負韶華,勇于擔當,讓青春年華在為國家和人民的奉獻中煥發(fā)絢麗光彩,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。
教育部新時代職業(yè)學校名師培養(yǎng)對象程沛秀授課
隨后,教育部新時代職業(yè)學校名師培養(yǎng)對象程沛秀老師作了題為《牢記囑托踐奮斗青春 德技兼修筑出彩人生》的講授,她帶領大家回顧了2015年6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學校視察時的殷殷囑托,并用自己9年來始終扎根教學一線,“手腦并用”勇攀技能高峰的堅守,給予同學們拼搏、奮斗的精神力量。通過列舉王秀木、楊海波兩位裝院學子的優(yōu)秀事例,詮釋出“技能成就精彩人生”的哲理。“裝院是我們的家,也是一代又一代裝院學子的家,在這個家里,我們共同承載著培養(yǎng)新一代職業(yè)技能人才的重任,讓我們助力他們成長、成才、成功。”這是程沛秀老師對學子和學院深切的愛。
優(yōu)秀學生代表魏春迪發(fā)言
機械工程系優(yōu)秀學生代表“彝族小伙”魏春迪,從堅定理想信念、練就過硬本領、擔當時代責任三個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歷程,用實際行動感染著全校師生。
學院黨委副書記、院長金焱作了題為《“德智體美勞”全面發(fā)展,爭做一名新時代“忠誠工匠”》的講授。金焱院長首先向各位師生表達了新學期的親切問候,講述了在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,多年來學院辦學成果豐碩,成功入選全省“雙高計劃”建設單位,連續(xù)兩年承辦全省教育系統(tǒng)“大思政課”,建成了貴州省教育系統(tǒng)理想信念教育基地,入選貴州省“三全育人”改革試點高校,成為全國機械行業(yè)政研工作優(yōu)秀單位,國家發(fā)改委評選校企合作典型案例等。同時,學院“崗課賽證”融通,在各類技能大賽上斬獲佳績。他希望同學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:一要做到“君子慎獨”。培養(yǎng)向內自省、以己為鑒的意識與習慣,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,矢志追求更有高度、更有境界、更有品味的人生。二要做到“砥礪精神”。“大鵬之功,非一羽之輕也;騏驥之速,非一足之力也。”成功不會一蹴而就,需要在鍥而不舍的堅持中,在滴水穿石的積累中,在持之以恒的磨礪中才能厚積薄發(fā)。三要做到“求實創(chuàng)新”。在匠心立魂、匠行為根、匠技在身、匠尺形標上下功夫,通過勤奮學習、刻苦專研練就過硬本領,躬行求真、善于創(chuàng)造培養(yǎng)創(chuàng)新思維,做一名追求卓越、精益求精的“忠誠工匠”。
學院黨委書記熊星作了題為《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砥礪技能報國志向——努力成為無愧于時代的忠誠工匠》的講授。熊星書記的講授內容總結為四個關鍵詞:愛國、忠誠、有為、奮斗。她表示,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(fā)展的歷史長河中,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,是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精華,“精忠報國”“以身許國”“位卑未敢忘憂國”都是傳統(tǒng)愛國主義的具體體現和精神凝結。學院連續(xù)兩年承辦的全省教育系統(tǒng)“大思政課”將德育和美育融合,理論與實踐結合,展示了貴州職業(yè)教育之美;陳虎、陳斌等多位同學工匠筑夢和青春奮斗的故事,折射出新時代貴州兒女在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中的接續(xù)奮斗,生動詮釋出愛國主義的精神和情懷。最后,她向全體師生提出三點期望:一是立足“兩個大局”,做事事關心的時代新人。通過引用《習近平著作選讀》中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”、“滅人之國,必先去其史”、“為政之要,莫先于用人”三則清代典故,以古喻今。寄語新時代新青年,要將人生目標與國家、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,將自己的青春與黨和人民的事業(yè)緊密相連,樹立大歷史觀和正確的黨史觀,在不懈奮斗中書寫青春華章。二是勤于練就本領,做“忠誠工匠”的排頭兵。新質生產力是具有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質量特征,關鍵在質優(yōu),本質是創(chuàng)新。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,既為學校明確了服務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主攻方向和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(yǎng)的主戰(zhàn)場,也為破解當前發(fā)展難題并增強社會適應性提供了新的科學回答。學校要搶抓新一輪發(fā)展機遇,圍繞產業(yè)高端和高端產業(yè),大力推動改革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,進一步優(yōu)化學科專業(yè)設置,以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為牽引,組建有競爭力的科研團隊,強化智能制造、智能裝備、智能汽車專業(yè)群建設。勉勵師生們要與時代同向同行,練就過硬技術本領,爭做“忠誠工匠”。三是善于珍惜韶光,做學而不厭的好學之士。熊星書記引用一代名仕宋濂以自身經歷著就的《送東陽馬生序》勉勵青年學子珍惜當下良好的學習環(huán)境,專心治學,方能改變命運。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,所有一鳴驚人的背后,必然是日日夜夜的勤勉與奮斗。勉勵大家,冬天一定過去,人生的春天一定會來臨。最后,熊星書記帶領在座的師生一起誦讀《送東陽馬生序》。
院團委書記孫文主持會議
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、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,貴州裝備制造職業(yè)學院將繼續(xù)從愛國主義精神中汲取磅礴偉力,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工作,不斷增強“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”的使命擔當,堅持“三全育人”、“五育并舉”,推動“思政課程”、“課程思政”同向同行、同步發(fā)力,讓廣大師生在職業(yè)教育的過程中修技、修身、修心,立志追求“人無我有、人有我優(yōu)、技高一籌”的境界,努力辦好讓黨放心、讓人民放心的教育,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貢獻裝院力量!
現場師生集體朗誦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學校黨委領導班子全體成員,副科級以上干部,全體思政課教師、輔導員、班主任、教師代表,民主黨派人士代表等400余人現場參加本次“開學第一課”,8000余名師生通過線上直播課堂參加本次活動。
線上同步直播本次“開學第一課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