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石家莊市特殊教育學校 更新日期:2024-01-26 13:42
近期,石家莊市特殊教育學校盲教育部組織了新教師過關課的活動,五位新入職的老師在視障教育的講臺上初次展示,他們落落大方,教學過程可圈可點,以嚴謹、鉆研的姿態(tài)開啟了自己的職業(yè)生涯。此次活動五位老師集中在兩天的時間完成了授課,但從前期的準備、自己的初次試課、后來的組內教研、再到復盤與改進,直至部門內的展示經歷了近三個星期的打磨。
青衿之志 履踐致遠
五位老師的授課涉及語文、英語、音樂三門學科,教學對象從一年級的小豆豆跨越至職一年級的朝氣少年。他們從學科內容著手,針對不同年齡階段視障孩子的身心特點實施教學,在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(yè)化成長之路上邁出堅實的第一步。
三人同行 左右為師
組內研討階段,老師們針對新教師的授課各抒己見、見仁見智、不虛夸、不溢美,呈現了客觀嚴謹、積極熱烈的研究氛圍。而青年教師也通過這樣的打磨過程,深入了解學習主體的特殊性,學會在遵循學科特性的基礎上適當的使用技術手段、教學策略,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,從而實現教學的有效性。
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
第三階段,五位老師進行了部門內的再一次展示交流,拋卻學科的壁壘,不同的學科的老師互相聽,互相學。同教一年級的李佩瑩、劉靜兩位老師就從彼此的課堂上了解了同一群孩子的不同認知面,也啟發(fā)了彼此的教學。此外不同學科的老師來聽課,他們的建議有時別具一格,不囿于學科,似從另一處打開一扇窗。
蘇霍姆林斯基在《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》中講過一個故事:
一次,蘇霍姆林斯基到一個學校聽一個歷史教師的公開課,他覺得這個歷史教師的課上得非常精彩,就去和這位歷史教師交談。他說:“我請教你一個問題,你是怎樣備出這樣一節(jié)課的呢?”這個歷史教師回答說:“這節(jié)課,我準備了一輩子。而且,對于每一節(jié)課,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。”
為人師者,教學乃根本。而不斷地備課、磨課是讓我們的課堂更高效、更有趣的最好途徑。前路漫漫亦燦燦,篤行步步亦驅驅,相信這些年輕的教師們定會不斷探索,一往無前,在未來的日子里成長為特殊教育的中堅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