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日期:2023-01-29 09:46
最近很多同學都在了解北京科技大學的大學排名,大學排名在國內有很多種,雖然不是官方的,但是還是對我們有一定的參考價值。在選擇大學的時候,不光看學校排名,還要看學校專業(yè)是否適合你。以下就是邦博爾小編給大家整理的“北京科技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”的相關內容,僅供大家參考。
2022年,北京科技大學最新排名全國第23名(2022年綜合排名數(shù)據(jù))。
排在北京科技大學前3位的分別是:北京理工大學(綜合排名:18)、電子科技大學(綜合排名:20)、北京協(xié)和醫(yī)學院(綜合排名:21);排在后3位的分別是上海大學(綜合排名:24)、中國地質大學(武漢)(綜合排名:25)、深圳大學(綜合排名:26)。
該排名數(shù)據(jù)來自“校友會”、“軟科”、“QS”、“USNews”等第三方機構發(fā)布的全國大學排行榜,僅供參考!
一:歷年北京科技大學全國排名榜
1. 北京科技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(校友會版)
按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公布的數(shù)據(jù)看,北京科技大學2022年全國排名第33位。
年份 | 排名 | 院校 | 所在地 | 類型 | 辦學層次 |
2022 | 33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2021 | 32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2020 | 43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2019 | 42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2018 | 47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3. 北京科技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(QS版)
按QS中國大學排行榜看,北京科技大學2022年全國排名第23位。
年份 | 排名 | 院校 | 所在地 | 類型 | 辦學層次 |
2022 | 23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2021 | 37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2020 | 27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2019 | 27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2. 北京科技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(軟科版)
按軟科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,北京科技大學2022年全國排名第36位。
年份 | 排名 | 院校 | 所在地 | 類型 | 辦學層次 |
2022 | 36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2021 | 33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2020 | 33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2019 | 39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2018 | 37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4. 北京科技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(USNews版)
按USNews中國大學排行榜看,北京科技大學2022年全國排名第41位。
年份 | 排名 | 院校 | 所在地 | 類型 | 辦學層次 |
2022 | 41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2021 | 38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2020 | 40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2019 | 37 | 北京科技大學 | 北京 北京市 | 理工類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
二:北京科技大學簡介
北京科技大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學學堂創(chuàng)辦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礦冶學科。1952年,學校由天津大學(原北洋大學)、清華大學等6所國內著名大學的礦冶系科組建而成,名為北京鋼鐵工業(yè)學院,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所鋼鐵工業(yè)高等學府。1960年,更名為北京鋼鐵學院,并被批準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。1984年,成為全國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之一。1988年,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。1997年5月,學校首批進入國家“211工程”建設高校行列。2006年,學校成為首批“985工程”優(yōu)勢學科創(chuàng)新平臺建設高校。2014年,學校牽頭的,以北京科技大學、東北大學為核心高校的“鋼鐵共性技術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中心”成功入選國家“2011計劃”。2017年,學校入選國家“雙一流”建設高校。2018年,學校獲批國防科工局、教育部共建高校。目前,學校已發(fā)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,工、理、管、文、經(jīng)、法等多學科協(xié)調發(fā)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。
建校六十九年來,學校逐步形成了“學風嚴謹,崇尚實踐”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為社會培養(yǎng)各類人才20余萬人,其中許多人已成為國家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科技、教育等領域尤其是冶金、材料行業(yè)的棟梁和骨干。黨和國家領導人羅干、劉淇、徐匡迪、黃孟復、范長龍、郭聲琨、劉曉峰等都曾在校學習,另有40名校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,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長、市長的領導崗位,一大批校友擔任寶武集團、中國一重、中國鋁業(yè)、中國五礦、中國鋼研、河鋼集團等國家特大型企業(yè)的董事長或總經(jīng)理。學校被譽為“鋼鐵搖籃”。
是否是985 | 否 | 是否是211 | 是 |
是否是雙一流 | 是 | 主管單位 | 教育部 |
創(chuàng)建時間 | 1952年 | 博士點數(shù)量 | 一級:20,二級:82 |
碩士點數(shù)量 | 一級:30,二級:140 | 學校類型 | 理工類 |
所在城市 | 北京市 | 辦學層次 | 普通本科,211,雙一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