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亳州幼兒師范學校 更新日期:2024-09-13 09:41
馬僑惠,女,漢族,中共黨員,思政教師,管理學碩士,現(xiàn)任亳州幼兒師范學校教育科學研究室主任。從教以來,她賡續(xù)教育初心,在不斷超越中成長為一名好老師。近年來,相繼獲得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、安徽省第四屆“最美教師”、安徽省第四屆“教壇新星”、安徽省“金牌職工”、亳州市首屆“金牌思政教師”、亳州市“江淮職教名師”、亳州市優(yōu)秀教師、亳州市優(yōu)秀教育工作者、亳州市優(yōu)秀德育工作者、亳州市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。 2024年,馬僑惠被評為全國優(yōu)秀教師。
踐行立德樹人的初心使命
作為一名思政教師,馬僑惠深知自身的責任和使命。為把思政課講得鮮活生動,真正讓學生入腦入心,她全力投入課堂教學改革,在教學方法、教學模式創(chuàng)新上下功夫,遵循“知—信—行”德育認知規(guī)律,力求讓孩子們每節(jié)課都有獲得感。她還寓思政教育于班會活動、生活日常等,著力培養(yǎng)學生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健全的人格,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,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,做好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。自從教以來,馬僑惠被學生評為最喜歡的老師之一,她的課也成為觀摩學習的典范。2023年,她受邀在全省中職學校教學技能交流活動中做示范課展示。
厚植愛生如子的教育情懷
不論是作為思政教師,還是擔任班主任,馬僑惠都盡心盡力關心每一個孩子。她所任教的學校,學生大多來自農(nóng)村,很多是農(nóng)村建檔立卡家庭,有的父母在外務工。她總是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,給需要的孩子購買生活用品,為中秋留守的孩子送去月餅和水果,幫助學困生樹立信心。2018年,班級學生何恬靜不慎髕骨脫位,馬僑惠第一時間把她送往醫(yī)院。由于何恬靜父母在外務工,無法及時趕到。馬僑惠白天忙工作,晚上在醫(yī)院陪護何恬靜,直到2周后學生出院。這些真摯又細膩的關心愛護,讓她與學生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。親其師,信其道;尊其師,奉其教。孩子們說要以馬老師為榜樣,努力學習,將來成為一名好老師。馬僑惠所帶班級連續(xù)被評為學校優(yōu)秀班集體,2014年所帶班級被評為“亳州市先進班集體”,她所帶班級教師資格證通過率達100%,多名學生考入本科院校。
秉持以研促教的成長理念
一路走來,馬僑惠深刻認識到,只有不斷研究教學,才能真正成為教書育人的“大先生”。她深入學習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,并用理論指導實踐。針對當前中職學校教育評價存在的局限性,她積極探索中職“大思政課”全程多維增值性評價體系,主持起草的教育評價改革案例被評為省級典型案例,主持的《中職“大思政課”教研共同體數(shù)字化轉(zhuǎn)型研究》課題已被省教科院立項。近年來,她發(fā)表多篇學術論文,在省、市各類競賽中多次獲獎。2022年,馬僑惠思政教學團隊參加全國中等職業(yè)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獲二等獎,其團隊被授予“安徽省工人先鋒號”榮譽稱號;2023年,馬僑惠思政教學團隊參加全國職業(yè)院校技能大賽德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賽項獲一等獎。
推動“青藍工程”的深入實施
作為學校教科研室主任,馬僑惠率先帶頭發(fā)揮“傳幫帶”作用,幫助老師們通過“師徒結對”、集體教研等不斷提升教學能力,從而促進學校教學質(zhì)量的整體提高。她積極組織開展大型教研活動20余次,邀請教授、專家、名師來校講座、授課。作為“青藍工程”的導師,她指導教師申報省、市級課題33項,組織教師參加市級“三優(yōu)”獲獎148項,省級“三優(yōu)”獲獎33項。2023年,她帶領12組教師團隊參加教學能力比賽,8組獲省賽一等獎,4組獲省賽二等獎,1組獲國賽一等獎,2組獲國賽三等獎。
理想信念,源自堅守,成于磨礪,這是馬僑惠在學校黨員欄對教育事業(yè)的莊嚴承諾,而她也一直是這樣做的。正是對教育事業(yè)的熱愛,造就了她那股對工作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韌勁。榮譽屬于過去,抬頭望向未來,馬僑惠懷揣著對教育事業(yè)的初心和深情,不斷追求卓越,勇于開拓創(chuàng)新,為實現(xiàn)心中的育人夢想而持續(xù)奮斗。
馬僑惠作為亳州幼兒師范學校的優(yōu)秀教師代表,榮獲全國優(yōu)秀教師這一殊榮,是學校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的生動體現(xiàn),是學校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的一個縮影。近年來,亳州幼兒師范學校積極為教師創(chuàng)造各類培訓與發(fā)展機遇,激勵教師持續(xù)提升自身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從而整體提升教育教學水平。通過積極推行校本教研、“青藍工程”等系列舉措,充分發(fā)揮骨干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,幫助青年教師迅速成長,傾力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、業(yè)務精湛、結構合理、充滿活力的高素質(zhì)專業(yè)化教師隊伍。